年武汉传媒学院招生简章权威发布你

发布时间:2020/12/20 14:48:40 

年7月8日17:00

万高考生放下手中的笔

结束了高中备考生活

/

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

看不见也摸不着

但是你能有很多不同的感受

也许秋风能把你带来武传

我们在这里

等你一起感受新的开始?(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电子版招生简章)▼01学校简介武汉传媒学院(原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现已发展成为具有鲜明传媒文化与科技教育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是湖北省“转型发展”首批试点高校之一。学校环境优美,占地面积.7亩,建筑总面积31.41万平方米。主校区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武汉·光谷藏龙岛,东临凤凰台,西傍汤逊湖,校园毗邻地铁口,交通便利;分校区位于孝感市大悟高铁经济区,现已基本竣工并部分投入使用。学校学科建设优势明显,设有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电影与电视学院、设计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传媒技术学院、文化管理学院7个学院,现开设31个本科和6个专科专业,涉及文、管、工、艺等多个学科门类,在校生近万人。学校拥有1个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3个湖北省重点(培育)本科专业,2门湖北省精品课程,3个湖北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1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承担着99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科研项目。学校教学设备设施齐全,建有与现代传媒教育相适应的系列演播厅、演艺厅、观片室、录音棚、非线性编辑中心、视听配音实验室、摄影棚、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室、三维动画实验室、高清视频制作实验室、数字电视多功能实验室、电视直播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等52个实验室,以及音乐、舞蹈、戏剧表演等专业教室。学校与湖北省博物馆、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建筑园林分院、网易湖北、腾讯大楚网、北京网易传媒有限公司、湖北广视广播电视制作中心等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实习实训、人才培养共建协议,为学校开展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条件。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余名,具有高级职称者超过30%,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超过60%,尤其是拥有一批来自传媒业界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双师型”专任教师,实践经验丰富,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学生近五年在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项余项。学校办学特色鲜明,硕果累累。建校十五年来,学校通过科学定位,践行先进的教育理念,加强学科、专业、课程等教学内涵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强专业、重实践、敢创新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先后获得“中国十大优势专业院校”、“中国传媒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品牌院校”、“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和“年度华中地区热门报考院校”等荣誉称号。我校每年均有毕业生考取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重点院校硕士研究生,选择出国留学读研的毕业生也逐年递增。当前,学校以转型发展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为推手,主动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突出办学特色,强化办学优势。下一步,学校将朝向建设成为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综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目标而奋斗。02名人在武传

学校从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出发,近年来,邀请了学术界名师、艺术界名人来校进行讲座与学术交流,实现了广大师生与名人的零距离接触,感受了艺术魅力、提升了艺术素养。

03艺术类本科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本专业分为播音主持、口语传播与双语播音三个专业方向,培养具备播音主持艺术、新闻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各级各类广播电视台、传媒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播音与主持、采编制作、形象代言与宣传、对外联络与接待、部门协调与管理等工作。

※教学成果

1.郭星等4人,年获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声优大赛一等奖

2.龚仁杰等3人,年获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三等奖

3.樊野等,年获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声优大赛二等奖

4.李佳莹,年获广西电视台综艺节目主持人大赛全国季军

5.沈振兴,年获第六届湖北省高校普通话大赛三等奖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较高政治水平、人文修养及社会责任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新媒体思维与视听艺术理论基础,掌握融媒体时代的视音频内容的策划、编导及制作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能够在互联网媒体、移动媒体、广播电视系统、影视制作机构及其他文化部门等从事各类节目内容采写、编创、导演和制作等工作。

※教学成果

1.莫毅枫、王子飞、陈可、蔡家贤作品《谁是英雄》,年获得第四届“科德杯”全国大学生无人机航拍竞赛三等奖

2.陈宇鹏、刘炜豪作品《everdream》,年第二届中国梦·青年影像大赛三等奖

3.张偲颖、吴玥,纪录片《这个爷爷不太冷》,年获温哥华华语电影节“红枫叶奖”

4.卢成短片《太平要术》,年获第十三届“影像中南”文化艺术节“最佳导演”奖项

5.王尤作品《第二杯咖啡》,年获中国武汉微电影大赛最佳微电影短片金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戏剧、电影、电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舞台剧、影视剧、广播剧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技能,素质全面,基础坚实,具有文学艺术修养和历史知识,有较高的美学鉴赏能力,系统掌握影视导演创作的基本规律和培养熟练的视听表达能力,适应新媒体产业迅速发展的要求,意识领先的影视导演创作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可以胜任在各级文艺团体、影视公司、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教育机构、文化组织等相关单位从事导演工作。

※教学成果

1.周阳、陈悦等4人作品《我有一个秘密》,年获贵州采风微视频大赛一等奖;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剧情类二等奖

2.叶钟发作品《待修的路》,年获第二届万峰林国际微电影盛典高校单元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3.闫婷、肖晨等4人作品《细丫》年获“第2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微电影展映单元及第五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剧情类大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专业精神、掌握戏剧和影视表演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戏剧影视表演的基本技能、能独立完成不同人物形象创造、适应影视和新媒体表演需求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影视公司、电视剧制作中心、电视台、各单位剧院或者剧团、国家机关、宣传文教部门、企事业单位和高校从事表演、宣传、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教学成果

1.黄夏童等主演剧目《花吃了那女孩》分别受邀参加年和年乌镇戏剧节、武汉新青年戏剧节、银川国际青年戏剧节展演。黄夏童等主演剧目《花罅》受邀北京青年戏剧节、杭州当代戏剧节、宁夏国际青年戏剧节展演

2.林漫等年参演话剧《南与北》和钟诗雨等年参演话剧《亲爱的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分别获得武汉新青年戏剧节优秀展演奖;罗旭婷等年出演肢体剧获《againandagain》获武汉新青年戏剧节优秀展演奖

3.高诗雅等年原创话剧《绿皮火车》受邀参加湖北省高校戏剧展演。其中高诗雅获湖北省高校戏剧节校园戏剧之星称号

4.黄然等同学年获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李晨俊、罗旭婷,年获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二等奖

5.李柏川、王群石、马雪阳、卢宝璇、王政,年作品《十六条枪》获第五届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戏剧节最佳表演奖金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摄影、电影、后期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艺术素质全面扎实,有一定的摄影、电影创作、后期创作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视觉审美修养和广泛的影视、文学与艺术知识及较高的美学能力,并能通过系统的影视制作与创作的基本知识,综合且熟练地运用视听及后期手段,在新媒体产业迅速发展的当下,进行影视全流程创作的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影视制作机构、电视台、网络媒体等文化传媒机构以及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影与电视拍摄与创作、剪辑制作、后期特效制作等工作。

※教学成果:1.沙榟萧、吕佳旭,年获第八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剧情类三等奖2.尹少轩、张硕,武汉短视频大赛十佳作品;第四届“青春影像”全国大中学生原创视频作品大赛一等奖3.王士豪,年获OneShow创意大赛铜奖4.王万鑫、丁一明,年获武汉微电影大赛高校pk赛一等奖5.吕进、薛瑞旭,年获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三七”微电影大赛优秀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和人文素养,具备较好的艺术鉴赏能力,掌握戏剧、影视编创及文案写作方面的系统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创新和不断获取新知的能力,能够在影视创作及传媒等相关领域从事编剧、编辑、文宣、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能够从事戏剧影视文学的创作与评论、策划与宣传、编辑与编导、管理与公关、教学与研究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音乐实践能力的表演型、多能型和教学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音乐演出机构中从事演唱、演奏等专业表演类工作以及音乐创作和录音相关工作;在音乐教育机构中从事声乐、钢琴、乐理、合唱等教学工作。

※教学成果1.谢楚楚、黄艺星,年获“肖邦纪念奖”香港国际钢琴公开赛一等奖2.陈雪婷、周莹、黄艺星、李雯雨、李傲、刘欣殷、祝榕璟等,年获年第六届“长江钢琴杯”一、二等奖3.郭佳仪,年获第五届“长江钢琴杯”比赛二等奖4.蔡紫荆、刘慨,年获第四届“长江钢琴杯”比赛二等奖5.蔡紫荆、谢文玲等,年获“肖邦纪念奖”香港国际钢琴公开赛湖北赛区一、二等奖6.黄迪、周文杰等,年获“湖北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二等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备音乐教育理论基础与实践教学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能胜任音乐早教机构、社会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以及涉外音乐教育机构等相关行业的音乐教学工作。

※教学成果

1.高欣怡、谢子欣,第六届“长江钢琴杯”比赛分获一、三等奖

2.冯锦栋、高欣怡、刘张琴等,年获第五届“长江钢琴杯”二等奖

3.潘灵钰、付沁函,年第四届“长江钢琴杯”比赛分获一、二等奖

4.王刘畅、彭诗媛等,年获“肖邦纪念奖”香港国际钢琴公开赛湖北赛区一、二等奖

5.宋美虹、孙明敏、张思佳等,年获“湖北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二等奖

6.樊思思、罗潇、王刘畅等,年获第五届“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优秀演唱”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专业舞蹈表演与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系统掌握中国舞、现代舞学科内容及其教学法,具有舞蹈表演、舞蹈教育、舞蹈编创等专业能力的应用型、综合型人才。

就业方向:可从事舞蹈表演、舞蹈教学(中、小学)、企事业单位、艺术研究机构的舞蹈节目编排及综合艺术指导等工作。

※教学成果(以下均为团体获奖)

1.年受邀赴福建省福州市参加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福建省政府协办的“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参与多个节目的录制

2.年受邀赴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参与舞蹈节目演出

3.-年,连续5年获“湖北省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锦标赛”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4.年获江夏区第十届青年歌舞大赛一、二、三等奖

5.年获“湖北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动漫产业融合性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质和复合型知识结构,系统掌握动画设计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可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数字化工具进行动画的创作,具备镜头叙事、动作设计、后期合成、项目创作等核心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动漫制作、游戏制作、影视制作、出版机构、网络媒介等泛娱乐行业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动漫设计相关的创作、制作与推广等工作。

※教学成果

1.李佳玲,年获首届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广告大赛暨卡通形象征集活动全国优秀奖

2.王淑芳,年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动画类全国优秀奖

3.王茜,年获第十八届北京电影学院漫画节评委会特别奖

4.涵益,年获第五届湖北省大学生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最佳动画短片提名奖

5.刘婧影,年获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平面类省级二等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科技与艺术融合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理论,精通虚拟现实、交互设计实践技能和互联网营销策划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广播电视、虚拟现实、新媒体等领域的相关行业,从事数字媒体艺术方面相关策划、艺术设计、开发运营、管理推广等工作。

※教学成果

1.钟楚鹏,年获智创杯国际设计锦标赛三等奖

2.杨诗琪,年获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地区二等奖

3.彭俊雄、刘明利,年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北赛区二等奖

4.徐一帆、李浩蓝、王小军,年获第四届“学院派奖”全国艺术与设计大展三等奖

5.陈雪娇,年获第四届“根亲中国”微电影大赛获最佳微动画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艺术素养、开拓性视野及创新能力,具备扎实的摄影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精通图片摄影、编辑与制作,熟练掌握视频拍摄、影视编辑与后期制作等方面技术的新时代摄影摄像专业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新闻系统、影视行业、图像与影视制作部门、宣传部门、艺术设计部门相关行业从事新闻、广告、电视节目的摄影创作以及商业摄影等工作。

※教学成果

1.陈喆,年、胡淞元年入选中国平遥国际摄影(PIP)大展生活馆主题展;贾雨辰等10人年入选中国平遥国际摄影(PIP)大展院校精品展

2.林浩,年入围「“现未来”科技艺术之星奖」,年获第15届学院奖秋季赛优秀奖

3.杨著,年获第五届全球摄影网学生摄影大赛艺术类金奖、年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摄影作品优秀奖、IPACHINA大奖赛中国区荣誉奖

4.董日兴,年获青年时尚家第四届青年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奖,“中国凉都,画廊六枝”全国高校大学生微拍大赛一等奖

5.宋政澳,年获全国手机摄影大赛一等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传媒文化视野,适应行业特色和现代产业发展的,具备扎实的视觉传达专业理论基础,熟悉新媒体的综合应用,掌握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品牌设计、新媒体运营、新闻出版、会展策划等领域的相关行业,从事品牌策划与推广、信息可视化设计等应用实践工作。

※教学成果

1.黄俊龙等3人,年获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

2.何燚,年获中国广告影片金狮奖金奖

3.荣威等3人,年获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秋季赛营销策划类金奖

4.焦雨苗等3人,年获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秋季赛平面广告类金奖

5.贾益东等5人,年获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北赛区二等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适应未来智能型社会发展的,具备扎实的设计专业基础、环境设计艺术素养和职业素质,掌握空间设计创作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流程,可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创作工具的创新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室内设计企业、景观设计企业、房地产企业和相关咨询机构从事与环境设计相关的策划、创作、推广、应用等工作。

※教学成果

1.林婧,年获湖北工匠杯学生组一等奖

2.胡梦月,年获《手绘地图征集赛》作品集入选奖

3.童子齐、邓航、俞心茗,年获《湖北省青年室内设计师大赛》一等奖

4.邓航,年获第五届“中装杯”命题类优秀奖

5.吴宇、黄远涛,年获《美育成果展》全国二等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艺术感受力和创造性思维,具备扎实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理论,熟练掌握舞台设计、灯光设计、人物形象设计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戏剧影视及商业领域从事舞台美术设计、舞台技术管理、影视场景设计、人物造型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教学成果

1.届毕业生王盺考取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研究生

2.原创剧目《小红帽》受邀参加第六届乌镇戏剧节嘉年华演出

3.原创剧目《“视界”微剧场演出设计》、《“隙”视觉观念设计》受邀参加第七届乌镇戏剧节嘉年华演出

04非艺术类本科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与法规,具备新闻传播基础理论文化科学知识,掌握视听媒体采、写、编、评、拍摄与制作技巧,以媒介融合为基础,掌握视听信息、传播技巧,并能运用于其他内容的生产与传播中的视听媒体复合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专业制作公司及企业的宣传部门,从事采访写作、编辑、出镜报道、节目策划与制作等工作。

※教学成果

1.施文、何玉婷、范舒琴、郑宇茜、冯思,年湖北大学生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实践技能竞赛新闻采编类一等奖

2.闫旭君、刘正、何莎、周慧敏、邹越,年湖北大学生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实践技能竞赛微视频类一等奖

3.朱劲松、邱鑫、陈红艳、卞洲瑜、王世花等,《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短视频于年9月30日在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发布

4.陈强、董礼、方梓屹、晏思琪、熊宇,年湖北大学生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实践技能竞赛媒体融合类二等奖

5.鲁珏,年获青年摄影网第二节摄影大赛作品优秀奖

6.代添,年度湖北大学生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实践技能竞赛新闻采编类一等奖

7.巫婉卿、周玉华、黄笛,年获“湖北高校新闻扶持计划”一等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广告学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广告运作的基本流程,具备市场调研、广告策划、消费者洞察、媒介运营、文案写作、广告效果分析等多方面能力的应用型复合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可从事新媒体运营、广告设计与制作、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市场调查分析、市场营销策划以及广告经营与管理等相关领域工作。

※教学成果

1.项险峰、廖乐帆,年度金犊奖大陆地区二等奖

2.张凌菲,年度湖北大学生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实践技能竞赛广告类二等奖

3.熊成莹,年度湖北大学生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实践技能竞赛广告类三等奖

4.黄钰翀、唐棋,年度湖北大学生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实践技能竞赛广告类二等奖、三等奖

5.王自强,年度金犊奖校长奖

6.黄兴林,湖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7.至年,连续三年入围ONESHOW中华青年创新竞赛

8.至年,学院奖春季赛、秋季赛,佳作奖、优秀奖若干

9.至年,金犊奖佳作奖、优秀奖若干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能熟练运用网络与新媒体进行信息采写、策划、传播,兼具新媒体组织运营和管理能力,善于进行整合传播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就业方向:能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传播工作,同时也能在全媒体传播中从事设计、制作、网络编辑等方面的技术类工作。

※教学成果

1.曾羽麟等同学,年获第四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三等奖

2.郑文奇、向东等同学,年获湖北大学生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实践技能竞赛媒体融合类一等奖

3.刘锦源、吴亚楠等同学,年获湖北大学生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实践技能竞赛学术论文类三等奖

4.付辉,年获湖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二等奖

5.任颖洁等同学,年获“湖北省民办高校/独立学院超星杯——寻找阅读达人”;悦读经典知识竞赛校际总决赛团体一等奖

培养目标:本专业分为少儿艺术英语教育和影视翻译方向,培养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掌握少儿英语教育等相关知识,具有音乐、舞蹈、绘画等多方面艺术修养;或具备扎实的英、汉双语应用能力,掌握翻译及影视翻译理论知识、电影电视知识和跨文化传播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初、中级教育机构、英语培训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少儿英语教育、课程研发、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在翻译公司、影视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和涉外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影电视译制,文化外宣、翻译等相关工作。

※教学成果

1.孙木拉、周旸天、张佳汝、刘梦嫣,年分获首届中国-塞浦路斯青少年文化交流大赛大学组十佳及最佳言值奖、最佳人气奖、最佳风采奖

2.刘铮、周旸天、刘梦嫣,年分获“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湖北省复赛二、三等奖

3.彭景云、盛一平、张莹,年分获第26届湖北省翻译大赛专业英语笔译B组、专业英语口译B组一等奖

4.张汝诗、陈曦、周彩霞,年分获“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湖北赛区一等奖、“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湖北赛区二等奖、“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湖北赛区三等奖

5.罗园媛,年获湖北省外语翻译大赛口译决赛一等奖

6.杨云娇,年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B类二等奖

7.李萌仕、张子晔、王霏彦、刘昊,年获湖北省独立学院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亚军

8.王霏彦,年获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武汉市决赛一等奖

培养目标:本专业分为儿童文学与教育、媒体与创意写作两个方向。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文化素养,具有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掌握儿童文学和语文教育教学,媒体和创意写作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机构、中小学或培训机构从事文秘、编辑、教师或宣传、组织策划等工作。

※教学成果

1.王菲菲,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会员。截止年,先后获世界汉语文学校园文艺杯诗歌大赛三等奖、第五届全国青少年自由写作大赛文学三等奖、襄阳诗人协会第二届福恩牡丹园杯诗文大赛二等奖

2.王涵之,沈洁琳、徐新羽,年分获“人间天使.勇往直前”全国校园征文大赛二等奖和优秀奖

3.杨琍、蔡乐婷、方蕴瑜、梁王曦,年分获“第十四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CYIC)预选赛”一、二等奖

4.潘贵、曹树婷、汪婧、范琦、朱云昭、张臣然、陈子伊、李欣嵘、张卓玥,年分获“湖北省首届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一、二、三等奖

5.吴美玲、郑语画,年获湖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三等奖

6.林燕燕、项静菲,、年晋江文学网签约作家

7.韦恩泽,笔名依久九六,-先后在《漫客·小说绘》、《今古传奇·》、《名侦探联盟》、《超级小神探》、《少年博览·初中版》等杂志公开发表22篇累计约20万余字的文学作品。

8.邓文锦,年获“与25部经典的上海相遇——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一等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懂文化、会经营、精统筹、善策划、熟操作”等专业技能,从事演艺策划与管理、文创产品开发与运营以及影视制片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各类演艺策划公司、公关策划公司、文创公司、博物馆、艺术馆、影视公司以及文化交流与传播机构从事项目策划、组织协调、营销推广、资本运营等工作。

※教学成果

1.於潞、彭靖雯、吴明轶、翟不悔、张雅琪等,年获得湖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5项

2.曾容容、於潞、田梦、薛飞、黄姣姣等,年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

3.刘蕾、俞迪、郑婷等,年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3项

4.刘蕾、施玥卓、许琳琳、张倩等,年获得“创青春、汇得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省级三等奖4项

5.齐佳慧、邹琛等,年获湖北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谙熟新媒体传播逻辑,掌握现代商务管理和计算机网络等专业知识,具备网络营销、网页美工、电商平台运营能力,兼备电商创新、创业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新媒体环境下商品或服务的网络营销推广、网页美工、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电子商务项目运营等工作,可实现电子商务各平台网商自主创新创业。

※教学成果

1.许发、张梦颖等,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省级三等奖2项

2.余翔,年获第七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

3.刘冬丽等,年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三等奖1项

4.何爽等,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

5.梁慧慧、陈明逍、施同锴、扎西顿珠、何世英等,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省级一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4项,省级三等奖9项

6.华鑫、唐晨等,年获得“创青春、汇得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省级三等奖2项

7.韩笑、杨雨焱等,年获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铜奖

8.刘磊、范俊雄、魏航等,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二等奖、省级特等奖,另获得全国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7项

9.Runner团队,年获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华中赛区一等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懂设计、会策划、精统筹、善营销、熟操作”等专业技能,从事会展项目策划、会展场景设计、会展项目营销、会展现场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能在各类会展企业、节庆礼仪/赛事策划公司、旅游企业、酒店、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从事会展策划、设计、营销及项目管理等专业工作。

※教学成果

1.段爽、姚行学、李翰文、吕焱泽、王芷若等,年获得湖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2.乐娟、侯殷、刘兰、任慧佳、梅可可,年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1项,年获得“创青春、汇得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省级三等奖1项3.余哲媛等,年获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1项4.乐娟等,年湖北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5.史红娟等,年获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1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广播电视工程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实践能力,熟悉相关硬件设备,能组建和维护演播室、录音棚等系统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可从事广播电视、数字影视制作、电视监控、信息产业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应用、技术支持、视音频节目制作、系统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教学成果

1.王振,年获第十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湖北省二等奖

2.柳清文,年发明《手机电流共享装置》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

3.杨宇皓,年获Oneshow中华青年创意竞赛入围作品金奖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软件工程技术和传媒技术为依托,强调软件开发的工程性,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软件技术人才,使学生在掌握新媒体及其他行业领域中从事软件开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突出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传媒行业特色的培养,培养能够从事多媒体信息处理、新闻数据分析、Web前端系统开发、云计算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IT行业、科研机构、传媒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Web前端开发、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方向的项目开发等工作。

※教学成果

1.陶梓洋,年获第十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湖北省二等奖

2.黄健,年获第十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湖北省三等奖

3.赵杰磊,年获第九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湖北省一等奖和国家级二等奖

4.宋慧慧,年获第九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湖北省二等奖

5.徐子阳,喻泉静,吴灿,张尧,年获第九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湖北省三等奖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熟练掌握传媒科技新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传媒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外语水平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电子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媒介、数字广电等领域从事媒介终端设备的调试、维护、运营、设计、系统集成等方面工作。

※教学成果

1.蒋帅超,年获第八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电子类单片机组省赛一等奖和国赛二等奖各一项

年获第九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电子类嵌入式组省赛一等奖和国赛优秀奖各一项

2.祖欢、李雅放、郭诚、孙锐、程博、付家琦、吴泰州,年获湖北省第五届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三等奖

3.郭诚,年获第九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电子类单片机组省赛二等奖

4.余凡、汪毓平,年获第九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电子类单片机组省赛三等奖

5.程博、吴泰州,年获第九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软件类C++省赛三等奖

05专科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播音主持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播音主持能力,能适应各类媒体和企事业单位播音、主持等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新媒体文化传媒企业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节目主持、配音与解说、采编、制作、培训、讲解和其他相关工作。

※教学成果

1.王良圆、王圣中,年获第12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公益《战“疫”》命题微博赛一等奖

2.古承鑫、王圣中、王良圆、孙诗炜,年获湖北省文化创意大赛一等奖

3.吴亚龙,年获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声优大赛个人优秀奖

4.谢宜臻,年获湖北省第五届夏青杯三等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传播理论和扎实的新闻采编技能,熟悉我国新闻传播的法规政策,能在新闻媒体、出版宣传、新媒体部门、企事业等单位从事新闻工作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报刊、电台、电视台和新媒体单位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编、新闻宣传、营销策划和各类节目制作的工作。

※教学成果

1.晏思琪、董礼等,年获湖北大学生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实践技能竞赛媒体融合类二等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专业精神,能够从事广播电视及新媒体节目编导、拍摄、制作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影视创作、制作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能够在广播电视台、网络媒体及其他传媒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类节目编导、制作、编辑、撰稿、宣传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专业精神,了解戏剧、影视表演艺术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戏剧影视表演的基本技能,能适应影视艺术创作和新媒体演艺基本需求的应用型表演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影视公司、电视剧制作中心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表演、宣传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经营管理、计算机及网络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网络营销、电商平台运营、网页美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工作技能的专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营销、电商平台运营、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物流管理等工作,可实现电子商务各平台网商自主创新创业。

※教学成果

1.汪镇镇、鄢鸿俊等,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省级三等奖2项

2.赵陈俊、熊思等,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省级二等奖2项,省级三等奖2项

3.熊思、朱良飞等,年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省级1项

4.董俊宇、赵陈俊等,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省级二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2项

5.陈震、邢俊鹏、罗锦裙等,年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1项,省级1项

6.蔡志强、项子凡、王津,年获湖北省大学生信息技术创新大赛一等奖

06国际教育

国际教学

INTERNAYIONALEDUCATION

武汉传媒学院高度重视国际教学合作,致力于培养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人才。目前主要的国际教学合作项目有:出国留学、短期游学、带薪实习等。

出国留学:

为在校学生构建海外交流平台,提供海外学习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在跨文化教育环境中形成国际化视野,并获取提升学历以及继续深造的机会。目前,我校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加拿大多伦多电影学院、美国纽约电影学院、韩国建国大学、韩国汉阳大学、韩国明知大学、泰国易三仓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联合开展“2+2”、“3+1”等本科人才培养项目,参加联合培养项目的学生可获得双学士学位。同时,我校还可推荐优秀毕业生赴上述知名高校进修读研。

短期游学:

利用寒暑假为在校学生提供融入国外生活、学习的机会,促进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和教育机构的学生交流,丰富学生海外学习生活和文化体验。

带薪实习:

1.在读学生暑期实习——三个月的暑期海外工作、生活、学习、体验;

2.毕业生6-12个月的毕业实习——从海外开始职业生涯,获得海外工作经验,真正开始“镀金”之旅!目前我校已成功开展多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

国际预科:

预科项目可为无法在国内就读理想大学而又有继续深造意愿的中国高中生提供出国学习的机会。学校引进海外大学授权预科课程,使学生在基础较薄弱的情况下通过一学期或一学年的课程学习,可以直接对接进入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新西兰、爱尔兰、韩国等国家知名大学学习深造。

07毕业生就业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为广播电视、新媒体、动画、设计、广告策划、演艺、传媒技术研发、经济管理、互联网等行业。自建校以来,每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就业前景广阔。

就业基地:

我校与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武汉电视总台、湖南电视台、山东临淄融媒体中心、山东日照电视台、湖北省地市州电视台建立了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并与余家单位建立了实习/实训/就业基地,涵盖我校所有专业。

就业质量:

传媒类行业是我校毕业生重点就业行业,年毕业生人,初次就业率93.58%。

优秀毕业生代表

Outstandinggradutes

历届部分优秀校友

EXCELLENTALUMNI

08招生计划

高考是高中的答卷

但我们一直在路上

一直在为人生的答卷寻找答案

也许明天没有标准答案

我们每走的一步

都将成为我们美好的经历

发光不是太阳的权力

每个人都可以

??

图文来源于武汉传媒学院招生办公室小编

陈黄倩倩责编

刘含曦审核

赵洲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laweiw.com/hqpxzx/70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